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11月22日-23日,为期两天的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在扬州中学如期举行。来自江苏省内各市层层赛课选拔的27位优秀选手齐聚古城扬州,带来了27节高质量的优课。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教材组专家张克中认为,这次省优质课和以往不同之处在于现场备课,现场抽签,现场评比,现场亮分,打破了以往有备而来的方式,较好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老师的基本语文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这次赛课分A组和B组,两组同时赛课,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每节课均为45分钟。由江苏省教研室聘请若干专家组成评委会,依据评比方案,独立评分。各市教研员回避本市选手。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本次赛课所选课题总共是四篇文章。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语言巫术》、《世情与才思》、《走路》和《兵马俑前的沉思》。经过层层角逐,全省的28位中青年教师,在两天的赛程中,同台竞技,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课堂。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语言巫术》课堂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江苏省语文教研员张克中课间点评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世情与才思》课堂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走路》课堂

▲教研员点评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2018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纪实

▲《兵马俑前的沉思》课堂


 附:

兵马俑前的沉思

资中筠

 

   2001年,因参加一个会议到了西安,兵马俑当然是会后参观的“必修课”。我以前曾去过,但那是十几年前,刚刚发掘不久,如今早已经过扩大整理,无论如何这样的世界奇迹是值得一再重访,温故知新的。果然,尽管以前已经对那奇妙和恢弘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一进去,还是不由得感到一种无法言传的震撼力。站在墓穴的边沿下望那一排排身披盔甲的武士,还有精致而复杂的战车、刀戢弩箭,遥想两千年前的秦王威武,难免又想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阿房宫,能不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过“涕下”不是为秦王惜。

   感谢这次参观的组织者,由于考虑到来的多数是与历史专业有关的学者,专门请了一位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为我们讲解,讲得细致而生动,使我们注意到了许多不经指点自己不会注意的地方,增加了不少历史知识,当然也更加惊叹当时工艺之精湛和战术兵法所达到的高度。例如“俑”的队伍的排列、哪一排着盔甲哪一排不穿、跪姿、站姿,等等都与实战时一样,都有一定的讲究,符合实战需要。讲解者告诉我们,旁边一个洞穴中的部队装备姿势与主洞穴的不同,那是随时待命,一有情况以最快速度出击的,他称之为“最早的快速反应部队”。武士的盔甲由金属片制成,本不足奇,但是那鱼鳞般一片压一片的排列也有讲究:躯干部分是上片压下片,胳膊部分却是倒过来,下片压上片,为的抬手方便,这是何等细致的匠心,又是多么科学!他还提醒我们注意那举弓引而不发的“俑”,双足分开的距离、弯腿的角度,以及身体微倾的方向,都符合射击的用力需要,据说我国射击世界冠军来看过,认为确实是最佳角度。还有当时的先进武器“机弩”,用机械原理射箭,难得的是所有箭与插座的尺寸都一样,随便拔出哪根箭放在另一架弩的插座中都能天衣无缝,误差不到一毫米,因此可以说现代国际通行的“标准化”的发明权在中国。据说,有一位英国参观者不信,说你们中国人总爱说什么都是你们最早发明的。结果当场随机拔箭试验,果然插在哪个座里都配套,这位英国人不得不服。凡此种种,难以尽述。哪个中国人能不为此自豪呢?要知道,那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啊!至今我华夏子民可以在精神上以此睥睨洋人,在物质上靠此墓穴为旅游资源,不知一年收入多少外汇,祖宗余荫惠及子孙真可谓绵远流长!

   但是再介绍下去,就令人笑不起来了。讲解者指着略远处尚未深挖的一片洞穴说,这里开掘出来大约就会看到许多白骨,甚至会有挣扎逃命状的骷髅。因为在这一陵墓完成后,有一万名不生育的嫔妃和三千名造墓的工匠全部被活埋于此(!)。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宫中的妇女基本上不算人,只是取乐和繁殖后代的工具而已,这点姑存不论。“人道主义”之类的观念也暂且撇在一边。单从冷冰冰的生产力论,这三千名工匠当然包括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而且大约都是全国最高级的。前面提到的种种令今人叹服的精巧匠心体现了多少智慧、知识和经验!以秦始皇之威,又把造墓之事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以想见天下能工巧匠都集中于此,迨无孓遗。这样强大的生产力常年累月用于为死尸营造墓穴之严重浪费,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见怪不怪,不必多提了。连造墓人真的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也已成为源远流长的传统。北京的明陵不也是墓成之后大门巧妙地紧闭,里面的工匠一个也跑不出来吗?后人对此也已麻木,如果天天看兵书落泪,替古人担忧,恐怕泪早已干枯了。我国古代的确有过高度发达的技术,不论那些设计者和施工者是否意识到,那工艺绝对符合现代物理学、力学以及种种科学原理。然而,再伟大辉煌的智慧经得起这样几千年一贯有意识地予以扼杀、使其失传吗?“焚书坑儒”之举尽人皆知。就算所坑之“儒”都是些只会发空议论的人文知识分子,不但百无一用,而且常出逆耳之言“添乱”,在君主眼里死不足惜,那么那些为他生前死后设计制造了这么宏伟的宫殿、陵墓和精巧的器物的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呢?我们这样伟大智慧的民族何以科学落后,是几代人殚思竭虑研究的课题;或者干脆否认这一事实,以什么都是“古已有之”或“中国最早”满足民族虚荣心。只要看一看这延绵几千年的墓葬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统治思想:生前以天下奉一人,死后在地下继续享用;这还不够,还要保证这一切连同其创造者都只为一人服务,以千万生命殉这“最高机密”,难道还指望知识能积累、传播,科技向前发展吗?

   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史家研究的永恒的主题,也令千古文人墨客低回叹息,无限感慨。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传诵千古。到了当代,曾有肯定焚书坑儒为进步的权威论断,在史无前例的“批儒评法”高潮中甚至有坑儒坑得不彻底,留下“儒学”祸根之说。不论持何观点,总之率多为秦始皇总结经验教训。就在这次参观中,面对如此高超而设想周到的战术和武器,自然有人发出议论:这仍未能阻止秦朝二世而亡!立即有一位当地人接茬道:“他(秦始皇)没有教育好后代。”我为之愕然。“他”能以什么思想教育后代?如果教育“好”了,该是什么样?假设秦朝多延续几百年,黎民百姓命运会好一些,中国历史会改观吗?秦祚虽短,却基业流长,实际上奠定了以后两千年国体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始皇帝”是名副其实的。

   长安,长安!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多少宝藏,凝聚着多少华夏民族的智慧、劳作!就是地上残存的不多的古建筑,其高度、气派和无与伦比的古朴之美也令北京的故宫和明陵相形见绌,那才是真正的“九天阊阖”!北京的故宫相比之下就显得小气、艳俗了。记得70年代有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一个来中国旅游的日本女学生在西安跳楼自杀了,留下遗书说是自幼读中国历史、文学,对长安无限向往,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足见古长安有多大的魅力!我国人一想到那五千年(其实最多三千年)的辉煌和百余年的屈辱,常为之唏嘘不已,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思至此,忽发奇想,试设想一下处于“六王毕,四海一”的大秦盛世,作为一个具体的中国人,除了秦始皇本人外,愿意当什么人呢?丞相李斯的功勋和权势也许值得羡慕,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他的结局:饱受酷刑屈打成招而后“夷三族”;那聪明绝顶、技术精湛,为修陵墓贡献一生,最后遭活埋的工程师、工人?常年为沉重徭役所苦的农民?还是摄于“偶语者弃市”的律令而整天噤若寒蝉地活着的普通人?实在想不出来。我们想到历史,习惯于把全体汉民族当作一体笼统地看,而且不知不觉地从帝王的角度看,一分解还原到人本的血肉之躯,就是另一种景象,此时萦绕耳际的是从历史深处发出的浩叹:“一将功成万骨枯”!往者已矣!如果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当会有另一种更加丰富的启示。


世情与远思

孙郁

人到了一定年龄,在深浸世俗的时候,还有一点梦想,有时便会忘记老之将至。青年的时候看见六十岁的老人,在那沧桑的形体里有时感到悲哀的影子,那是日暮里的光景,羡慕岁月之痕里的故事,然而却觉得少了一些光芒。现在自己也到了这样的年纪,却有一点木然,仿佛还在旧的轨道上,不知日之将熄。到了耳顺之年,梦似乎渐渐少了,多的是对于世情的留恋,那些日常生活里有趣的花絮,常常成为记忆里的陪伴。

去年看到格非的 《望春风》,发现中国作家恢复了一种写作的精神,那就是从传统的世情中,觅出梦想。文本不再陷于单调的叙述里,有了精神多样性的重奏。这给予我一个惊异,“世情与远思”的想法,就从中而来的。于是对于一些写作的经验有了一点不同于过去的认识,觉得不同经验的综合,也是今天的写作者要做的工作之一。曹雪芹写作的时候,就吸收了前人不同的笔法,这种广博里的深载,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做到。我们这几代人,很少有这样的本领。

在这几年的阅读里,偶然从作家的文本接受过程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读者的评价尺度差异很大,即便是批评家,也在不同的时空里自说自话,彼此难以沟通。中国喜欢看人间的热闹,对于独思里的漫游有时不以为然。东汉的文人看到佛经大为惊艳,这样纯然的心灵顿悟,是汉语世界少有的存在。直到现在,我们的文本里缺少远思,都是历史的惯性。其实,在中国,既有世情,又有远思的作家实在不多,鲁迅、曹禺是给予我们清醒提示的作家,他们文本后的大的哀凉,乃高远的情思的外化吧。中国的新文学起点很高,有了鲁迅的探索,我们的精神版图才有了可与域外艺术媲美的资本。我在格非这样的作家那里看到了这样的努力,真的是令人欣慰。这样的作家即便到了老年,依然有热浪的流动,得阴晴于笔下,释曲直于墨间。梦而不失现实感怀,恰是汉语作家一个传统。

但是世情的纷扰之大,有时也会使人梦碎。许多看破世情的人遁入空门,将自己置于清静之所,以此得无量慧能。这样的选择要有勇气,但因之而使世间纯然,却很难说。所以中国的儒生也学会了进退间的选择,入世时的佛心,在尘世里度己度人,都是让人感动的地方。苏轼的潇洒,有庄子的味道,但佛门的广远之思,乃其精神动人的原因之一。我们看他在日常生活里的自娱自乐,衣食住行里的享世语义,都很儒家。但那背后,释迦牟尼的智慧常常临照,道家的逍遥也翩翩而至,遂有了后人所说的仙气。今天人们说起苏轼来还津津乐道,不是没有深厚的原因。

我自己写一点文章,其实亦有寻梦的冲动。但自知是一个俗人,有时不免粘滞在狭小的语境。想起来可能市井气浓厚了一些。虽然知道那风景里亦有阴影,甚或暗区,总还觉得人间气里有人性的本真在焉。但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世情知之甚少,远思也空断的时候居多,不免成了高低难就的人。到了耳顺之年,还被俗意缠绕,那都是未得修炼的缘故。

回想平生,自己做过多种职业:农民、文化馆馆员、博物馆馆员、记者、教师。喜欢、欣赏过各类的人与事。但不能忘情的是那些普通又普通的人的一些生存趣味。记得在乡下和小镇子里,有许多以种菜、种地为生的人,日常的工作很辛苦。但过年的时候,他们组织起乐队集体搭台演出,投入很认真,艺术的技艺非一般人可及。我幼时对于戏曲的了解,都从这些人那里开始,知道了尘世中还有梦幻的释放,精神原也能够如此表达。他们是在平凡岗位上还做一点审美之梦的人,这些人活得快乐、真实,世间常常是这些无名的艺术家描绘出来的。可惜这类的遗存,现在不易见到了。

自从到学校教书,与现实越来越远,借着读书去了解人世,有时候仅仅得到一点点的心得,社会这本大书,要解其一二,并不容易。所以,文章虽写了许多,不过一种书斋之语,对于世道人心有什么意义,总还是含糊的。好在我们还相信未来,在枯寂的日子点缀一下自己的生活,在失去旧梦的时候,还有耐心的等待,以词章的灵光照着夜路,也并非没有收获。我自己喜欢涂涂抹抹,大约与此有关。但若论有多大的意义,恐怕也很难说的。

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叫长椿街,小区建在一座废弃的明清的老园子里。旁边是长椿寺、龚自珍故居等,四周新旧建筑参差,而古树尚存。有时看见这些在旧时光里过来的遗存,想起前人的一些形影,便有皆悉空寂之感,书名取 《椿园笔记》,亦无别意,聊作一种纪念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